1月22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推进工业品消费品的碳排放、碳足迹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对接相关国际标准规则。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双碳”目标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双碳”目标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挑战,但也是机遇。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确定“双碳”目标下的生产率优化路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对企业生产率构成挑战
实现发展和安全并举,工业企业通过改造升级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竞争优势。这将要求中国企业站在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并拥有全球市场。由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难度和复杂性,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核心与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是中国企业在战略和布局规划中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方面,减排目标需要企业全面升级技术和生产装备。“双碳”目标下,企业需要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资源利用率以及环境影响模式。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研发投入成本将随之增长。面对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的情况,企业需要采用智能化生产、轻量化设计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由于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并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作为消费者和投资方,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未来,这些企业将可能成为业界的领导者,而其他企业则将逐渐失去竞争力。
生产率绿色优化有利于企业在转型进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企业的低碳转型是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点,碳中和目标倒逼企业低碳绿色转型,企业处于“被动”位置。现阶段,经济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无法与化石能源消耗脱钩。从去年中国的缺电事件来看,能源安全依然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即,需要保障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因此,企业低碳绿色转型需要在保证生产规模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从而实现生产与碳排放脱钩。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生产率绿色优化。
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问题日趋突出的今天,生产率优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转型进程中改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寻求生产率优化的模式,以满足环保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兼顾低碳和生产率提升的几个建议
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和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双碳”目标,同时也要寻求实现生产率优化的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一,绿色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调整是必要途径,由于短期内近70%的能源需求仍然由化石能源来满足,碳排放水平还将继续增加。中国的油气比例较低,而煤炭比例过高,清洁低碳转型要求中国尽可能、尽快地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清洁”的煤炭利用还会受到成本和碳排放的约束。按照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要在短中期内比较顺利地进行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清洁能源是必然的选择,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降低清洁能源成本才是可持续的。此外,企业还应结合数字化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的生产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生产、销售和客户服务的全链条合作,缩短生产流程、节省成本。
第二,清洁生产是转型背景下提升生产率优化的重要途径。由于人类面临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以及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上升带来的电力系统不稳定性,稳定、高效、保障供应是企业清洁转型的基本原则。在碳中和背景下,投资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倾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4.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原油消费量下降3.1%,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2%;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上升0.4个百分点。为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200GW左右。企业需要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产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第三,绿色人力资源培养是提升生产率的重要支柱。加强绿色人力资源与智能化配备,将企业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避免绿色转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健全完善绿色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转型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过程的衔接,建立生产流程和绩效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的创新和进取心,提高员工的转型认可度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生产力。
第四,建设碳市场与绿电交易市场是提升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在实现生产率的优化上,碳交易机制可以给企业施加减排压力,激励企业加大对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中的碳排放参与碳交易,减少碳税等环保成本,实现生产和减排的平衡,同时通过采用清洁能源等更环保的生产手段,提高效益。此外,绿电交易也为企业生产率提升提供动力,企业可以参与并获利。中国绿电交易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在绿电的属性认定、交易细则、产权保障等方面会逐步完善,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纳入的行业范围逐步扩大,绿电交易市场将会拥有广阔前景。
第五,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生产率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是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化转型,考虑到风电和光伏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系统主体能源的不稳定性,今后需要用“越来越不稳定的能源系统”去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条件”。数字经济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和经济模式,实现碳“双控”指标的过程要顺应数字化浪潮,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分布式能源生产、输送、交易、消费等环节高效运转,为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性保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基础和新型基础设施对环境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深入融合。
作者/林伯强 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编辑/岳彩周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