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饶爱民摄 / 本刊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的清晰战略判断,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现代化。人民至上,让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色更加浓厚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文 | 何赟超
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夙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郑重宣示,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总动员令。
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东方古国即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愿景将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浩大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谋划。他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的根本立场、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世纪之问。中国的现代化,破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没有走西方老路,而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国情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特点,如今已被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判断。
人口规模巨大,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必须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意味着我国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意味着我国现代化不是“跛脚”或“偏科”的现代化,必须做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不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而实现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我国现代化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如何确保这条道路走得通、走得远、走得好,怎样克服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重大论断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由谁领导、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报告进一步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述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道路选择,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当如何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敢闯敢试开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到砥砺奋进擘画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指出:“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的是领导力量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量的本质要求,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彰显领导优势,起政治保证作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发展的目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式手段。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国外客户订制的 N966 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交付启航(2022 年 12 月 20 日摄) 许丛军摄 / 本刊
强调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立场,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确定为党的百年奋斗重要经验之一,要求全党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现代化,而不是牺牲多数人,成就少数人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色更加浓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14亿中国人民“一个都不能少”。统筹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并将其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确保现代化建设不走形不变样,确保现代化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金泉街道,村民将晾晒好的稻谷装袋(2022 年 9 月 17 日摄) 黄晓海摄 / 本刊
科学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略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后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步走”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对这个总体目标进行了细化,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将原先提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提前到了2035年,提前了15年,同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既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宏伟蓝图,又是一个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广阔空间,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应当如何实现?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这样一张“考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长远,系统谋划,给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答案。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方略,具体来讲,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扎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扎实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扎实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扎实推动绿色发展。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在迈向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发出号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也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还要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敢于负责,真担当、真斗争,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
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