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拥有110年历史的西班牙美妆巨头Puig集团在马德里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开盘价25.68欧元,高于发行价24.5欧元,市值超13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1亿元),成为今年欧洲最大的IPO。
Puig上市意图去年已现,2023年9月Puig已邀请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银行作为其上市顾问,为IPO做准备。对于此次上市,Pu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c Puig称这一决定是 “Puig在110年的发展历史上所做出的决定性一步”。
创立于1914年的Puig目前拥有艾蜜塔、Charlotte Tilbury、Byredo、潘海利根、怡思丁等17个品牌。据化妆品报统计,2023财年,Puig以338亿元销售额首次进入全球十大化妆品公司行列。
2023年,Puig销售额同比上涨19%,在全球所有地区市场都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长最为迅猛。在中国市场,Puig去年录得27%的增长,Puig在财报中将这一增长归功于Charlotte Tilbury、Byredo的热销。
1、全球美妆上市公司Top10将迎变局
综合来看,这三家成功IPO的美妆企业因其配售规模大、估值高,备受市场关注。在整体美妆市场业绩承压的大背景下,PUIG、道格拉斯、高德美仍实现了强劲增长。尤其在最新一财年,这三家公司业绩都迎来新的高峰。
公开信息显示,PUIG集团在2023年业绩增长迅猛,销售额达到4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实现19%的涨幅;道格拉斯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销售仍然强劲,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高德美则实现净销售额40.82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8.5%,集团净销售额首次突破40亿美元。顶端的千亿级营收公司基本稳定,从第六名的拜尔斯道夫开始的“百亿级”美妆集团竞争激烈,有被新上市的三家公司“挑落”的风险。
PUIG、道格拉斯、高德美的业绩均集中在300亿人民币级别。向下看,目前这三家新上市公司的业绩已经超过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两家韩妆巨头;向上看,排名第十位、且销售额同比在下滑的Natura&Co,最有可能被PUIG挤出TOP10,而且处于400亿人民币段位的科蒂和资生堂集团或许也该感到压力。
而从发展前景的角度来讨论,新入局的三家美妆公司野心勃勃,正摩拳擦掌准备这场“全球TOP美妆公司”之争中大展身手。
先来看业绩最好的PUIG。2021年,PUIG曾提出“三年计划”,目标在2023年完成销售额30亿欧元、2025年完成销售45亿欧元。根据最新业绩报告,PUIG在2023年以43.04亿欧元的销售额超额完成计划,并且离两年后的“45亿”目标的距离不到2亿欧元,业绩增速高于预期。
也是在近些年里,PUIG展开一系列收购活动,先后将彩妆师品牌Charlotte Tilbury、小众高端香水Byredo、德国分子护肤品牌Dr. Barbara Sturm纳入麾下。
通过自建、收购和代理,PUIG旗下已经形成由22个品牌组成的涵盖香水、彩妆、护肤等多品类的品牌矩阵。其中就包括屡登国内美妆销售额TOP20榜单的香水品牌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彩妆品牌夏洛特·蒂铂丽等等。
道格拉斯也为加速实现增长,在2023年发布“Let it Bloom DOUGLAS 2026”战略。提出将于2026年完成净销售额50亿欧元的目标,同时计划在欧洲开设200多家门店,对400多家门店进行升级或翻新。在最新财报中,道格拉斯表示这一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最后,高德美集团作为皮肤医学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虽然目前旗下仅有丝塔芙这一“美妆名牌”,但基于其在皮肤医学领域的深厚研究,在美妆行业的大展拳脚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2、美妆IPO外热内冷?中国美妆企业要闯全球
与国外美妆集团IPO火热正相反的是,国内美妆企业的上市之路似乎正寒意阵阵。
2023年中有至少20家涉及IPO相关进程的中国美妆相关企业,但仅有美丽田园、敷尔佳、锦波生物和天图投资四家公司成功闯关,毛戈平、蜜思肤、拉拉米、环亚等公司或受阻处于中止或撤回终止状态。
来到2024年,3月底,芭薇股份正式登录北交所,上市开盘后股份大涨超230%。这也是2024年首家上市的国内美妆企业。另外,创健医疗、美通香薰、江天包装、美捷时也开始冲击上市,进入辅导备案进程。
可以发现的是,国内上市企业目前集中于原料、包材、服务商等上下游企业,关于品牌公司的上市消息不仅在减少,而且多“折戟”。例如,今年唯一一个有上市动态的品牌公司毛戈平,在1月初撤回在上交所的发行上市申请后又转战港股,IPO长跑已达8年。从2017年开始到2022年之间,国内头部美妆企业珀莱雅、丸美、逸仙电商、拉芳、华熙生物、贝泰妮、上美、巨子生物等品牌公司接连上市,这段时间也被不少投资界人士认为是化妆品行业的“上市黄金期”,据统计仅2020年一年就有13家美妆相关企业相继敲钟上市,其中包括A股“防晒第一股”科思股份、A股最大美妆代运营商丽人丽妆等。
一位新锐美妆品牌创始人曾表示,如今整个资本市场对消费品牌的投资热情都已经大大削减,集中转向上下游技术端进行的投资其实体现了一种更为稳妥、安全的投资方式。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选择,同样也是政策导向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已经成功“上岸”的中国品牌企业已经将竞争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以近年发展迅猛的珀莱雅股份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珀莱雅营收达到52.49亿元,同比增长32.47%;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50.6%。多家咨询机构预测,珀莱雅有望在2023年全年首次冲破80亿元大关。如果按此发展势头或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触线百亿大关。
而除了珀莱雅股份之外,距离百亿规模并不算太远的还有上海家化、华熙生物、贝泰妮等。它们正基于中国市场巨大消费体量努力扩大生意盘,并开始积极探索出海,将海外市场视为新的增长机遇。2023年中国美妆产品对美国出口额达73亿元,另外日韩市场对中国美妆产品的进口需求正持续爆发。
央视财经相关栏目报道指出,2023年前8个月,中国化妆品对韩国的出口额同比上涨大约190%;来自日本进口化妆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彩妆类产品较上年增长近44%,总额达104亿日元,排名第三。2023年上半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彩妆类产品同比增长约45%至61亿日元左右,跃居第二。
可见,中国美妆企业与国际美妆巨头的体量差距正在迅速减小,有望成为刷新全球美妆排名的一股新力量。
文章来源: 化妆品报,未来迹FBeauty